歷史沿革/新疆藝術學院
新疆藝術學院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新疆藝術學校,1960年升格為新疆藝術學院。1962年又調整為新疆藝術學校。
1987年經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恢復成立新疆藝術學院。
2000年學院被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被自治區教育廳批準為“新疆大中專院校藝術師資培訓基地”。
2002年學院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隨機性水平評估”的合格驗收。
2012年,新疆藝術學院入選國家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
2013年,學院成為碩士研究生學位(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授予單位。
辦學條件/新疆藝術學院
學校規模
截止2013年10月,學院分東、西兩個校區(西校區為中專部辦學基地),共占地110098.16平方米。大學部建筑總面積69251.57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總面積47781.57平方米,圖書館5544平方米,體育場館11923平方米。
截止2013年10月,學院設有碩士研究生、普通本科、成人專升本、成人大專、中專(附中)等辦學層次。在校生6000人左右。其中,普通本科19個專業(37個方向),現有在校生3297名。
2014年,位于烏魯木齊市開發區(頭屯河區)占地800多畝的新校區正在建設中。
師資力量
截止2013年大學部有專任教師245名,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67人。專任教師中現有博士、碩士7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自治區教學名師1人,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1人。
院系設置
學院普通本科、普通?、成人專升本、成人?、中專(附中)等辦學層次,截止2013年,普通本科設有5個系、19個專業,普通大專4個專業;成人學院:成人大專5個專業、成人專升本9個專業、中專(附中)5個專業。
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 | 新疆藝術學院美術系 | 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 |
新疆藝術學院影視戲劇系 | 新疆藝術學院基礎部 | 新疆藝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 |
新疆藝術學院體育教研部 | 新疆藝術學院成人與繼續教育學院 | 新疆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 |
新疆藝術學院預科部 | 新疆藝術學院文化事業管理系 |
學科建設
學院自2013年始,有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三個二級學科學位點:音樂學、舞蹈學和美術學。
美術學被評為自治區藝術類重點學科。
教學成果
新疆藝術學院為自治區培養輸送了一批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專業和創作人才。畢業生中少數民族占總數的70%以上。他們分布在全疆各級表演團體和文化教育部門,有的成為獨奏、獨唱、獨舞的著名演奏員,有的已成為自治區優秀專家、畫家和創作人員,可謂桃李布天山。
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學院成功地構建了新疆民族藝術教育的完整
體系,重視將獨特的地緣
優勢和藝術資源優勢轉化為科研和教學優勢,累計為國家培養各類藝術人才8000余名,就業率一直在85%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新疆藝術家的搖籃”。畢業生主要分布在
新疆及內地的藝術表演團體、新聞傳播媒體單位、文化藝術創作研究機構和大中專院校。在自治區的文化藝術事業領域中,他們中的大部分已成為了業務骨干,其中不乏在教學、科研、表演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
2000年國家教育部授予學院“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02年學院以優異
成績順利通過了國家教育部的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驗收。2007年6月,學院又迎來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順利完成了評估各項驗收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績。榮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
學院在教學實踐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木卡姆教學與研究”獲得國家
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第二屆民族樂器演奏比賽獲政府藝術*獎“文華獎”金獎和銀獎;中國原聲態民歌大賽獲金獎;在“桃李杯”、“CCTV舞蹈大賽”、“全國
舞蹈大賽”、“荷花獎”等全國舞蹈賽事中獲得30余項大獎;全國第七屆舞蹈大賽獲文華舞蹈節目表演獎、創作獎及優秀獎各一項;全國首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獲一等獎5項;在第二屆中國
影視與時尚造型藝術精英大賽中獲得“金蝴蝶”金、銀、銅獎;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50周年慶典上,學院美術系受中央代表團委托設計了民族團結大鼎,同時學院獲自治區50周年大慶組織活動先進單位稱號;《維吾爾民間音樂集粹》(CD四張)正式出版并獲得第二屆新疆音像電子出版物一等獎;在第十屆全國油畫展新疆區入選
作品中,近一半為學院師生所創作等等。
對外交流
1990年新疆藝術學院發起,與自治區有關單位聯合主辦了“新疆首屆絲路之花舞蹈大獎賽”和“新疆首屆絲路之d花舞蹈理論研討會”,為促進新疆舞蹈藝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受到了自治區人民政府和藝術界的好評。
新疆藝術學院已同哈薩克斯坦國立戲劇美術學院、女子師范學院進行了有益的
交往,并聘請了哈薩克斯坦國立戲劇美術學院兩位專家教授來院訪問講學。學院舞蹈系、音樂系學生還經常承擔自治區人民政府接待外賓的民族歌舞演出任務。與此同時,曾多次派出
專家、
教授等高級訪問學者出訪美國、俄羅斯、日本、東歐和港澳地區進行訪問講學,舉辦畫展等藝術交流活動。還組織學生到日本、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民族歌舞演出。
先后與美國、英國、法國、韓國、日本、阿富汗、泰國、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遵照藝術專門人才培養的規律,結合教育部強化實踐教學的要求,狠抓藝術實踐和展演活動,多次受自治區黨委和人民政府委托,承擔大型演出任務,被譽為“絲綢之路”文化的傳播使者。
學術研究/新疆藝術學院
研究機構
新疆民間美術研究所、新疆民族音樂研究中心、西域佛教文化藝術研究所。
科研成果
美術學院教師在國家、自治區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
畫冊20余部,承擔了包括*重點課題在內的多個科研項目;有數十件作品先后在國家、西北地區及自治區級別的展覽中獲獎;學院在吐魯番等地區設有教學
實踐基地,為教學和藝術實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學院承擔了“國家藝術科學規劃”等多項國家及自治區級的科研項目,《新疆藝術
學院學報》面向全國發行,并榮獲新疆第四屆優秀期刊獎及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獎。2003年以來,學院主持、參與*科研課題4項,省部級課題16項;出版專著10部,教材9部;發表論文415篇。
學術資源
新疆藝術學院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27.4萬冊,音像資料14892盤,電子書籍2.7GB。
圖書館與各系部資料室互為補充,為全院教學、科研提供文獻信息服務和文獻資源保障。館藏文獻逐步形成以美術、音樂、舞蹈、影視戲劇文獻為收藏重點、涵蓋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各種載體互補的文獻資源體系。
文化傳統/新疆藝術學院
辦學理念
(一)校訓:傳承創新 德藝雙馨
(二)校風:團結、勤奮、敬業、尚美
(三)辦學理念: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
辦學特色
自2005年起,國家教育部為支援西部教育,開展了“全面對口支援”和“援疆學科建設計劃”,由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三所國內著名藝術學府派專家教授對我院進行對口支援。同時我院與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簽訂了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協議,5名教授成為兩所著名藝術學府外聘碩士生導師;西安美術學院在學院設立了“藝術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基地, 5名教授成為西安美術學院外聘碩士生導師,這些對促進我院的學科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等諸方面提供了極大的人才與物質保障。學院已累計為國家培養各類專業藝術人才8000多人,2007年本科生規模穩中有升,生源質量進一步提高,07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90%以上。
學校領導/新疆藝術學院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副院長 | 張永欽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艾爾肯·阿不都熱依木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帕提古麗·買買提 |
黨委副書記 | 武孟林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塔來提·吐爾地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王春明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王少軍 |
黨委常委 | 樊文平 |
黨委常委 | 吾拉音·克里木 |
歷任領導
*屆領導班子 (1987年―1996年) | 黨委書記、副院長 | 雷茂奎 | 1987年-1995年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哈孜·艾買提 | 1987年-1996年 |
第二屆領導班子 (1996年―2001年) | 黨委書記、副院長 | 石泓 | 1996年-2001年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依明·艾合買提 | 1996年-2003年 |
第三屆領導班子 (2001年―2003年) | 黨委書記、副院長 | 趙衛山 | 2001年-2003年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依明·艾合買提 | 2001年-2003年 |
第四屆領導班子 (2003年―2007年) | 黨委書記、副院長 | 吾甫爾·司馬義 | 2003年-2007年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趙塔里木 | 2003年-2006年 |